杭州萧山技师学院首页

news

2025年07月

10

星期四

中国青年报主任记者李剑平先生来校采访

发布日期:2012-03-09 点击量:2715 来源: 通讯员:

   3月7日下午,中国青年报主任记者李剑平先生专程从北京来校采访技工教育,学校领导班子集体接受采访。
  李剑平先生到校后首先观看了学校《跨越 奔竞》宣传片并参观学校机电实训基地,然后采访了学校领导班子。
  李剑平:在技能型人才奇缺的今天,从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都十分重视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请问许校长技职教育要成功的要素有哪些?
  许红平:首先政府要真正重视。要从教师编制、师资培养、学校用地、适合技职教育的理实一体化用房建设和实训设备等经费投入给予倾斜。第二企业要积极配合。要与学校一起从目前浅层次的校企合作走向校企融合。第三要有适合成为技能型人才的学生。即需要有较高文化素养并热爱技能工作的初高中毕业生。第四要有一批优秀的理实一体化教师。这一要素是目前技职教育的一大瓶颈。第五要全方位实施课程改革。即要按照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要求从专业设置、课程设置、理实一体化教育资源建设,如理实一体化教材、理实一体化教学场所、理实一体化配套实训设备等方面进行改革。第六舆论导向要正确。目前萧山80%初中毕业生选择就读普高考大学(高职)或就读职高考高职,他们中的大部分毕业后由于自身心理定位不准、动手能力差、不受企业欢迎等因素而失业或低工资就业;而5%的初中毕业生选择就读技校,接受“高技能加大学学历”这一教育模式教育,由于他们人数少、心理定位正确、既有必要的专业理论素养又有较强的动手能力而受到企业的争抢,且在事业发展、薪酬等方面发展潜力大。所以媒体要以对社会负责的态度,加大对这一趋势和现实的宣传,让学生和家长快速转变观点,让更多优秀的初中毕业生少走弯路、选择来技校学习深造。
  李剑平:请问许校长,技校毕业生的成长成人成才路径是什么?
  许红平:首先要接受良好的技校教育。良好的技校教育是由良好的为人教育、良好的职业道德教育、良好的专业理论教育、良好的职业技能教育、良好的职业能力培养等构成。然后要热爱、专注技能事业,勤奋、耐劳从企业一线工作干起。进而成为解决企业技术难题的骨干、技术管理骨干、工段长、车间主任、分厂厂长、副总经理、总经理,也可适时创业。这种例子不胜枚举,如友成控股有限公司总经理许勇先生,就是从一名技校生通过这一成长路径成为跨国公司CEO的我校杰出校友代表。
  最后,许红平校长代表学校对李剑平先生专程从北京来校采访技工教育表示感谢,并请中国青年报等国家主流媒体多关注中国技工教育。


浙公网安备 33010902000334号 浙ICP备15030111号-3 技术支持: 杭州哈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