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5-05-07 点击量:307 来源: 通讯员:
在杭州萧山技师学院的课堂上,有一群充满活力与创意的现代服务学院青年教师,他们扎根职业教育一线,以扎实的专业功底和独特的教学理念,为学生铺就技能成才之路。他们用实践诠释匠心,用创新赋能课堂,为职业教育注入蓬勃生机。
沈纯伊老师:美与技艺的传递者
“眉型设计不仅是技术,更是艺术的表达。”沈纯伊老师的课堂充满美学与实操的交织。她以“三庭五眼”黄金比例为基石,通过专业工具操作演示与互动实操,将标准眉型设计拆解为可落地的步骤。学生从理论到实践,在反复打磨中掌握技能精髓。她的课堂不仅培养技能,更传递对美的敏锐感知。
任思远老师:历史与职业的交融者
“历史不仅是过去的故事,更是未来的镜子。”作为历史教师,任思远老师深谙职业院校学生的需求。他巧妙地将中国科技史与世界工业革命史融入课堂,从“四大发明”到现代信息技术,引导学生思考技术革新对职业发展的启示;结合萧山本土文化,以良渚文明、南宋官窑为切入点,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在他的课堂里,鲁班的专注、长城的智慧被转化为“大国工匠”精神的生动诠释,历史真正成为职业素养的养分。
沈林骏老师:科技赋能园林的探索者
“设计可以更高效,教学可以更直观。”园林教师沈林骏老师用科技打破传统教学壁垒。Trace设计App实现园林方案实时改图,沙盘模型验证空间合理性;VR/AR技术构建病虫害防治虚拟场景,让学生在沉浸式体验中精准掌握植保技术。他的“教、学、做、赛”四位一体模式,让园林知识从图纸走向现实。
孙泽凯老师:舌尖上的文化传承者
“每一道菜品,都是文化与技艺的碰撞。”中式烹调师孙泽凯老师的课堂弥漫着烟火气与文化味。他将“东坡肉的故事”“雕花冷拼的演变”融入理论教学,让抽象知识鲜活起来;通过“拆解-示范-指导”三步法,将复杂烹饪技巧化繁为简。限时竞赛、模拟餐厅出餐等情境教学,让学生在团队协作中锤炼职业能力。他说:“教育是点燃热爱,而非填满技能。”
张境悦老师:文史之光的点亮者
教育的本质是点亮,而非填满。”张境悦老师的课堂是史学与文学的对话场。她以《史记》中的侠客精神对比金庸武侠,用唐宋诗词解析社会变迁,让学生在互动中感受人文温度。她的随性与幽默,让艰深的古代文学变得生动可触。学生评价:“张老师的课像一场穿越时空的旅行。”
蒋大智老师:工学一体的实践导师
“课堂即工地,知识即工具。”建筑教师蒋大智老师深耕行业一线,将真实案例融入教学。从施工技术要点到平法识图规范,他通过团队协作、方案制定、反馈评价,引导学生像工程师一样思考。学生说:“蒋老师的课没有空洞的理论,只有解决问题的实战。”
李浩铭老师:从图纸到落地的园林匠人
“园林不是纸上谈兵,而是脚踏实地的创造。”李浩铭老师独创“理论-方案-样本-落地”四阶教学法,带领学生在校内实训基地设计庭院,在校外项目中参与施工。他的课堂充满泥土气息与创意火花,学生作品从设计图一步步变为实体景观,见证知识与技能的真正转化。
他们身份各异,却共享一份匠心;他们学科不同,却同守一份初心。在杭州萧山技师学院,这群青年教师用创新的教学方法、深厚的专业底蕴和务实的教育情怀,为学生搭建起技能成才的阶梯。他们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职业理想的引路人——用实践点亮技能之光,以匠心书写职业教育的未来!
上一篇:2024年12月工作月刊